浙江最大的贷款公司(浙江有哪些贷款平台)
2023年中国银行百强名单出炉!,下面是筱默带你看世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公司排名榜
最多的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浙江。来源:中国银行杂志
2023年8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今年的“中国银行业百强排行榜”,该排名以一级净资本为基础,对百强商业银行的业务量、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和资产情况进行分析。品质等全面展现。
2023年榜单基于2022年银行年报数据,涵盖各类商业银行。特别是,为了更好地反映银行市场结构,首次将外资法人银行纳入排名。
百强银行展现复杂环境下的发展韧性
2023年中国银行100强在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022年末,百强银行一级资本总额为19.89万亿元,同比增长8.53%,占我国商业银行一级资本的94.83%;总资产287.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22%,占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总额的94.83%。 89.91%的资产; 2022年净利润将达到2.27万亿元,同比增长7.34%,占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润的98.62%。
按机构类型分,百强银行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58家城市商业银行、15家农村商业银行、2家私营银行和7家外资银行(具体见表1) ),核心核心资本持股比例分别为58.10%、23.17%、13.79%、3.67%、0.27%、1.00%。
从银行总部所在地来看,广东、北京、上海和浙江上榜银行数量最多,分别为14家、11家、11家和10家,分别占百强银行的46.0%和全部银行的84.63%。银行资产上市。 。此外,100家最大上市银行中,有45家资产占比89.91%。除7家外资银行外,山西银行、日照银行、网商银行等3家银行也首次上榜。
表1:2023年中国百强银行基本状况(单位:亿元,每家)
2023年中国银行百强榜单展现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环境下的韧性。 2022年,受冲突爆发和世界主要央行大幅加息影响,中国银行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多次克服疫情蔓延等困难和挑战,全年GDP增长3.0%。 2022年百强银行资产、资本、利润稳定增长。平均成本收入比35.12%,同比提高1.10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平均占比1.47%,比上年同期提高0.02个百分点。由于外资银行首次入围,且各银行资本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银行业百强名单入围门槛由去年的152.19亿元提高至174.96亿元,较往年增幅较大(详见图1)。非上市银行的一级资本大多通过利润留成等方式内生补充。上市银行还可以发行股权融资(IPO、增发、配股、可转债)补充一级资本。
2022年,兰州银行将IPO上市。邮政储蓄银行、华夏银行、中原银行、无锡银行等固定增量补充一级核心资本。一些银行还会通过永久性债券、二级资本债券等资本工具补充其他资本。 。总体来看,2022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4%,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图1:历年中国银行百强排名门槛。百强银行一级净资本(单位:亿元)
大型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持续增长,保持世界前列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六大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全球。世界。 2023年百强银行中有六大银行跻身前7名。2022年一级资本为11.55万亿元,同比增长8.32%,占百强银行的58.10%。 ;资产负债表总额164.11万亿元,同比增长8.32%。增长12.82%,占百强银行的57.08%;净利润1.36万亿元,同比增长5.34%,占百强银行59.78%;平均成本与收入比率为33.70%,比上年同期提高0.6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平均率为1.27%,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换算为美元进行国际比较,我国六大商业银行净一级资本位列全球前16名。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排名前四,保持不变;交通银行位列第9位,较去年上升一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排名第16位,保持不变。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全球前20大银行中占据半壁江山(详见图2),其突出地位与我国金融结构和大型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密切相关。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大型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占有很大比例。 2022年末,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约为45.91万亿美元,是美国银行业总资产的1.95倍,位居全球第二;我国六大银行总资产约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48.86%,在资产、资本、利润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图2:2023年我国商业银行将占全球20大银行公司的一半。一级资本净额(单位:亿美元)
中小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各有侧重,经营发展各有特点。
2022年,实体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市场波动将给银行经营带来压力。在稳增长、逆周期一揽子政策指引下,银行业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2023年百强名单中,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一级资本分别增长8.65%、9.64%、6.26%、29.40%和6.37%。同比增长%,资产负债表总额增长7.09%。 、13.12%、9.22%、5.83%和1.84%,净利润分别增长8.41%、13.97%、7.42%、38.98%和21、58%。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表现出色,一级资本净额7993.52亿元,在百强银行中排名第6。汇丰控股在全球排名第 11 位。在全市商业银行中,北京银行以一级资本净额2243.27亿元位居第一,在百强银行中排名第15位。农村商业银行中,重庆农商银行以一级资本净额1079.51亿元位居第一,在百强银行中排名第22位。总体来看,中小银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深耕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 2023年银行百强中,有两家民营银行上榜: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分别排名第49位和第100位。两家银行分别依托腾讯和阿里巴巴的互联网背景和金融科技力量,在私人银行中占据领先地位。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势头良好,今年首次上榜,共有7家银行上榜。其中,汇丰(中国)以核心一级资本净额580.67亿元位居榜首,排名第34位。七家外资银行资产负债表合计增长1.84%,净利润增长21.58%,盈利能力较高。
2022年,商业银行将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持续巩固资产质量。 2022年上榜银行不良贷款平均占比为1.47%,较上年微幅上升0.02个百分点;其中,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私营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平均占比分别为1.44%和1.63%。 、1.36%、1.71%、0.52%。百强名单中,有57家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上年有所提高; 25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低至1%以下,其中:股份制银行1家,招商银行(0.96%); 5家来自国外、城乡的银行。商业银行18家,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区,如花旗银行(0.60%)、宁波银行(0.75%)、成都银行(0. 78%) ETC。
未来展望: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水平
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正在放缓。我国国民经济正在复苏,银行业总体处于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在强化资本管理的基础上,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增强基础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应对外部冲击风险。 2023年初,美欧主要经济体增长压力加大,美国硅谷银行、瑞士信贷等风险事件引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我们需要警惕美国和欧洲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我国商业银行应持续优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控,巩固资本积累能力。
二是积极适应利率下降环境。我国银行体系利率中心普遍下降,贷存价格下降不充分协调,可能影响净息差水平、盈利能力和重建内部资本的能力。商业银行要综合运用多种渠道进行资本重组,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除资本保留外,还可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配股等方式补充一级资本;其他资本可以通过发行各种资本票据来补充;预计将试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工具,这将确保全球系统相关性。银行(G-SIB)开辟了资本重组的新渠道。
三是持续提升资本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今年2月发布。根据征求意见稿,新方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新方法系统性地重塑了银行体系资本计量。商业银行要遵循政策指引,完善数据管理,夯实经营基础,优化资产配置,加大资产管理、消费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等轻资本投入。我们将加大业务发展力度,努力探索节约资金的发展新路。
四是坚持资产质量分类。它于2023年2月发布,其目的是进一步促进银行体系信用风险的准确、真实识别。未来,经济企稳将有利于修复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缓解银行体系资产质量风险。
有名的贷款公司有哪些
华夏时报()记者 付乐 冉学东 北京报道
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纷至沓来,消费的“金九银十”也将到来,消金机构纷纷开启多元化融资,以进一步促进消费恢复。
日前,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瑞穗银行”)发布消息称,该行助力蚂蚁消费金融40亿元银团贷款落地。
9月19日,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消金行业,银团贷款能够在增强机构风险抵御能力的同时,为进一步扩张打下根基。
ABS、金融债等也是消金行业常见的融资方式,依据贷款期限不同、机构资质不同,贷款利率也会不一样。其中,融资成本从高到底依次为金融债、银团贷款、发行ABS、同业拆借、股东资金。
14家金融机构参与
瑞穗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本次银团贷款由瑞穗银行担任牵头安排簿记行及代理行,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全球各地的14家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包括富邦华一银行、韩亚银行、厦门银行、玉山银行、国民银行等,最终签约规模达到40亿元。
从规模上看,本单银团是目前消费金融行业募集金额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银团业务。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机构需要不断的融资来支撑自身资金的需求,银团贷款是消金公司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大体量的机构比较容易受到银行的认可。
另据瑞穗银行(中国)官网,其开业于2007年6月1日,注册资本金95亿元,由日本瑞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00%出资,在中国有14家分支机构。其微信公众号称,瑞穗银行在中国境内银团贷款市场上,排名连续三年位居外资银行首位。
蚂蚁消费金融2021年6月4日成立,由蚂蚁科技集团、南洋商业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宁德时代等股东共同组建,主要承接蚂蚁集团旗下的“花呗”及“借呗”业务。
今年3月,蚂蚁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已从80亿元增至185亿元,成为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注册资本最高的机构。
截至2023年上半年,,蚂蚁消费金融总资产达1971亿元,负债总额1783.83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87.21亿元;报告期内,蚂蚁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4.45亿元。
而在2022年末,蚂蚁消费金融总资产为1062亿元,与2022年末相比,蚂蚁消费金融资产总额较去年末同比增85.6%。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主要融资渠道包括股东存款、同业借款、银团贷款以及发行金融债券、ABS等。银团贷款沟通相对容易,省去了消费金融公司与各银行反复谈判的麻烦,且资金较为稳定,成为了越来越多消金公司的选择。
苏筱芮表示,由于蚂蚁消金成立期尚短,还未符合ABS及金融债相关的至少经营3年、至少盈利3年等要求。银团贷款是蚂蚁消金可以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形式。
除了银团贷款,蚂蚁消费金融常用的融资方式也在进行。9月18日,银登中心披露,蚂蚁消费金融发布了“福善2023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公告”以及“澄影2023年第四期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公告”,涉及金额分别约为10亿元和9.9亿元。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今年内蚂蚁消费金融共发布60笔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公告。2022年,蚂蚁消费金融有超20笔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
多元化融资趋势加快
去年以来,消金行业银团贷款募资步伐加快。目前,已有17家消金机构开展过募集银团贷款业务,2022年共有10家机构募集了银团贷款。今年4月,平安消费金融成功募集两年期银团贷款,募集金额超10亿元。7月,南银法巴消费金融首单双段式银团募集成功,初始募集金额20.6亿元,超募4.12倍。
和去年相比,消金机构利用银团贷款融资的脚步放缓,开始转向金融债。而2022年尚未有消费金融公司成功发行金融债券,且同期消费金融公司ABS发行规模也有收缩。
在ABS发行方面,年内已有5家消费金融公司共计发行8单ABS,发行金额合计107.57亿元,超过了2022年全年101.15亿元的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市场上核心优质资产缺乏,使很多消金公司能够利用银团贷款快速获得资金,其中最核心的还是成本、资本等因素。而ABS和金融债流程更复杂一些,成本也会相对较高。
一般来说,融资成本从高到底依次为金融债、银团贷款、发行ABS、同业拆借、股东资金。近两年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成本不断创新低,有ABS融资成本已经破“3”。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不断融资的目的,不仅为满足相关监管条例中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为扩大各类分期和贷款类业务。”王蓬博表示,消金机构也应通过推动上市及发行优先股、资本补充债、永续债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