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给公司贷款(贷款股东公司要交税吗)
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华药都——亳州市,截止到2021年三季度末总资产为580亿元、吸收存款余额449亿元、贷款投放432亿元,是一家具有鲜明地方银行特色的农商银行。
公开信息披露显示,药都农商行最后一次发布招股书还是在2018年10月,至今仍然未能被安排IPO审核,这也意味着目前距离该公司最后一次发布经营及财务数据信息已经过去了三年半的时间。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三年半的时间里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此前的中高速增长降低到目前的低速增长。
从药都农商行其他公开信息来看,2019年和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34.1%和20.94%,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继续同比大降27.4%,经营情况的变化不可谓不大。但在此背景下,公司并未更新其招股书经营信息披露,招股书信息的及时性大打折扣。不仅如此,药都农商行在关联方贷款投放及不良认定的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根据招股书第101页披露,药都农商行在上市前的原始股东多达29家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也未达10%,而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也仅有3家,股权结构极为分散,这也与药都农商行原为农村信用联社的前身有关。对于民营银行,市场普遍最担心的一点就是贷款流向被股东“绑架”,而农商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基于成立时的特定背景,更容易陷入这样的经营风险区;对于药都农商行,这一点同样令人担忧。
根据招股书第342页披露的信息,截止到2018年3月末的前十大贷款放款客户,大多与药都农商行存在关联。
其中第1大贷款客户“利辛县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是建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建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就是药都农商行第3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08%,这家贷款客户在2018年12月因“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原因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好在后来又于2019年1月移除。
第3大贷款客户“亳州建工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是“亳州城建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亳州城建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另外一家控股子公司则是“亳州建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这是药都农商行的第5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17%。
第4大贷款客户“亳州市大生面粉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亳州市大生实业有限公司”,于药都农商行第5大贷款客户“亳州市大生三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本就是一家,控股股东和法人代表都是自然人张黎;“亳州市大生三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则是药都农商行的股东,持股比例为1.30%、持股数量为894.6万股。凭借着894.6万股的入股本金,就换来了近1.6亿元的贷款。
上述信息指向,药都农商行的贷款投放很可能已经被在册股东“绑架”;而且从上述身兼贷款客户和在册股东的公司来说,入股药都农商行所付出的股本成本,显著低于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这都令人质疑存在通过银行持股套取银行贷款的问题。
另据招股书披露,药都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水平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015年到2018年分别为0.91%、1.1%、1.24%和1.37%,其中制造业贷款的不良率尤为低,分别仅为0.06%、0.36%、0.48%和0.81%。
从行业背景来看,近几年制造业整体面临较大的经营困境,也导致制造业贷款的质量下滑,成为众多银行眼中的“包袱”。以上海农商银行为例,2017年和2018年的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为398.89亿元和393.93亿元,而制造业不良则分别为11.67亿元和7.46亿元,2017年制造业不良率将近3%,2018年显著下降但也将近2%,均显著高于药都农商行的水平;再如紫金农商银行,2017年的制造业贷款余额为63.56亿元,而制造业不良则为2.24亿元,不良率甚至超过了3%,更显著高于药都农商行的水平。这本身就令人怀疑药都农商行制造业不良数据的可信度。
再来看细节数据,招股书中披露的药都农商行制造业主要贷款对象信息,招股书均披露这些客户“正常还款”,但是查询到的细节信息却指向部分客户经营未必正常。
以2017年制造业第2大贷款客户“亳州市亿丰亳达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药都农商行对该公司2017年末贷款余额为6500万元,到2018年末则下降到4000万元。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在2019年11月和2020年3月两次被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金额金额分别为253.45万元和1477.69万元,而且该公司已在2020年3月被最高人民法院公示为失信人
不仅如此,中国裁判文书网公示的一宗由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书(【2019】皖1602财保82号)显示:
申请人安徽友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1月22日向本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对被申请人亳州市亿丰亳达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名下位于华佗大道东侧、槐花路以南、合欢路以北土地一处(土地证号:亳国用2015第0**号)及被申请人亳州市亿丰亳达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三河市广丰源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廊坊亿丰伟业环保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康海燕、李洪涛、李洪印、杨颖名下银行账户内存款进行财产保全,保全价值1828万元。亳州市康乾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其保全行为进行担保。
上述信息指向,“亳州市亿丰亳达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自身资信状况并不好,在此背景下该客户仍然向药都农商行“正常还款”,其合理性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更耐人寻味的是,上述民事裁定书中涉及到的两家融资担保公司,作为申请人的“安徽友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控制方为古井贡集团,也即药都农商行的第一大股东,作为保全行为担保人的“亳州市康乾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张黎,也即药都农商行股东“亳州市大生三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也即“亳州市亿丰亳达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与药都农商行存在实际关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