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宣传方案(小额贷款宣传册)

添财网 12-02 10:06 180次浏览

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椒江区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关于印发椒江区“十三五”金融业

发展规划的通知

大陈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单位:

根据《台州市椒江区“十三五”规划编制体系方案》(椒政办发〔2015〕47号)精神,现将《椒江区“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是台州市椒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纲要》的进一步具体化。请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好规划的实施。

台州市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台州市椒江区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2017年1月5日

椒江区“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金融业将面临着国际化、市场化的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椒江区金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有助于理清金融业发展定位、提升区域金融业综合竞争力,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依据《台州市椒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浙江省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金融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区围绕打造“特色金融强区”,积极培育上市主体,不断扩大直接融资空间,构建金融服务产业的重要保障体系。强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升地方金融业发展水平和金融服务创新的能力,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1.金融业总体稳步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从453亿元、352亿元增长到716亿元、553亿元,同比增长158%和157%。2015年,金融业对全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23.2 %,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达25.7 %。

2.直接融资彰显特色

“十二五”期间,椒江区新增上市公司4家,分别为信质电机、星星科技、九洲药业、中新科技。浙江曼克斯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新三板。至“十二五”期末,我区上市公司总数共7家,IPO融资总额达到 34.42亿元。上市公司覆盖生物制药、专用设备、光电子、新型家电等主导产业。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开展资本运作,“十二五”期间,有5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融资总额达到112.54亿元。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突出上市公司的引领作用。水晶光电、星星科技等上市公司积极开展并购重组,海翔药业通过股权置换和并购重组,公司业绩出现大幅度上升。新东港、宝石集团等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重组取得实效。

3.各类金融组织体系初步成型

椒江区现有1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2家保险机构、6家证券公司分支机构,3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家民间融资服务中心。银、证、保等金融机构基本齐全,银行业间竞争比较充分。

4.政策引导与扶持机制渐趋完备

出台《椒江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办法》,鼓励区各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加强对我区实体经济和社会服务的金融支持;出台《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意见》、《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以及《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股权投资推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直接融资,鼓励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实施顺位抵押制度,解决企业担保链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至今,我区用于培育、激励企业上市和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专项扶持资金达到2600多万元。

5.金融创新带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为保障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发展,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区开展了各种金融创新服务。

加强政府性担保平台建设。利用台州市信保基金、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区农信担保等政府性信用担保平台,扩大我区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规模,减少企业的互保负担,充分发挥政府性平台的金融保障作用,促进优质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建设加快发展步伐。

开展政府性专项信用贷款服务。区政府与台州银行合作,以“优势成长型企业专项信用贷款”和“椒江区科技型小微企业专项信用贷款”项目为我区优秀的成长型与科技型企业提供政府专项信用贷款,现已形成1.2亿元的贷款规模,为培育我区优秀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快速增长提供引导动力。

开展“税微贷”项目。结合社会贡献创建“税微贷”项目,椒江农村合作银行和区国税局合作,对我区有纳税贡献的小微企业提供一定倍数的优质金融贷款保障。

推动民间融资稳健发展。发挥我区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作用,进一步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优化小微企业和经营户的融资结构。

6.金融生态环境良好

“十二五”期间,我区金融运行平稳,GDP与金融保障基本匹配。2015年椒江区人均GDP达到8.69万元,地方金融累计超过8.71亿元。

基层金融服务更趋合理。银行机构网点下沉布局加快,“十二五”期间,新增普通支行6家,社区支行6家,小微企业专营支行3家,离行式自助银行网点16家,在社区、农村设立便民助农取款点268个,金融服务延伸到社区家庭、农村的“最后一公里”。椒江区农合行立足于“支农支小”、“普惠金融”取得明显成效。

金融诚信建设进一步得到改善。“十二五”期间,尽管受金融危机冲击,但椒江辖区尚未发生因民间资本无序运作而引发的金融风险或较大金融案件,民间资本发展相对健康有序,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得到进一步改善。

7.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机制更趋健全

“十二五”期间,我区从提高企业家金融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着手,注重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十三五”期间能培育更多上市企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加强培训指导。近年来,我区累计培训企业家近300人。2015年由政府出资200多万元,与浙江大学合作,开设浙江大学椒江工商和金融管理高级研修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全区规模以上重点骨干企业和经济部门、街道领导授课,提高企业家的金融素养,增加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本领,促使各相关职能部门尽快熟悉、了解掌握企业上市的要求、程序,为企业做好上市指导和各项服务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健全后备资源库。为保证企业上市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椒江区建立了“上市后备企业”、“拟上市企业”分级培育机制。从各个行业中选择成长性好且有中长期上市规划的优质企业并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库加以跟踪培育,引导后备企业逐步向拟上市企业过渡;对于与中介机构签订协议,完成尽职调查并确定为拟上市企业的给予重点培育服务,全力帮助其成功报会。

全力做好上市服务。建立“拟上市企业”确认与部门服务“绿色通道”工作机制,成立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领导牵头,区金融办、经信、发改、财政、环保、国土、建设规划、工商、消防等相关部门参与,对拟上市企业的上市前置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精准服务。积极为上市企业并购重组排除障碍,5家上市企业有5次成功的并购重组,为企业新一轮发展创造了空间。

(二)发展困难与瓶颈

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我区的金融改革先发优势逐渐弱化,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1.属地金融机构与经济总量不匹配

椒江区内制造业、商贸业比较发达,但独立注册在辖区金融法人机构只有农合行和浦发银行,数量偏少。银行业融资手段比较单一,小微金融创新内容有待深化;区内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评级公司等数量和质量都与椒江的经济总量不相匹配。

2.民间借贷业务有待规范

民间融资大多数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小额贷款公司简单模仿台州民营银行的小贷模式,依靠血缘、地缘、友缘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内部管理相对薄弱,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隐患。

3.“短贷长用”现象比较突出

从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来看,大部分都是一年期及以内的短期贷款。区内金融机构出于风险偏好,较少发放长期贷款,造成企业每年在不同的金融机构周转资金,“短贷长用”现象比较普遍。在流动性紧张时期,加之区内存贷比偏高,这种周转贷款不仅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更会增加信贷风险。此外,金融生态、诚信建设体系有待健全。

二、发展环境分析

在实体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金融业面临制度性和技术性的双重变革,给地方金融发展带来压力和动力。一是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带来的经营环境外部压力一直影响椒江实体经济。

二是信息技术融入金融产业。互联网电商利用大数据和低成本优势,突破了时间、空间和金融监管等多方面的限制,全面进入支付、放贷、委托理财等传统金融领域,蚕食传统金融业的利润空间。

三是金融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当前,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但存款利率仍然处于管制状态,结构性矛盾导致理财产品层出不穷。

三、发展战略及定位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局,以打造“产业金融”为核心,以构建“金融集聚平台”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市区协作”,实施“123战略”,积极培育企业成长服务体系,促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耦合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把椒江打造成为特色金融强区。

(二)指导原则

1.耦合发展原则

产业引导与资源保障相结合,加强金融业与椒江优势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对接服务,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性支撑。围绕“信息质量”和“信息成本”,提高微观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的融合度。

2.协同发展原则

积极发挥“市区相融”的区位优势,主动挖掘市区协同空间和领域。积极借鉴台州“小微贷款”成熟经验,提高我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充分开发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台州市信用保证基金等平台资源,全面提升我区金融业配套服务能力。

3.可持续发展原则

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降低信息成本和金融风险,从而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使社会融资利率水平与实体经济的盈利水平相适应,实现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分类指导原则

根据辖区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产业竞争力等指标,分类给予指导,重点协助企业拓展匹配性融资渠道,降低经营风险和融资成本。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区金融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进一步提高金融产业贡献率。到2020年,全区融资总规模达到1230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全区金融业占GDP的比重达到25%,金融业增加值达259亿元,年均增长8%。

——直接融资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到2020年,上市公司超过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30家。期间,累计新增直接融资200亿元。全区上市公司(含新三板)市值达到1500亿元。

——“普惠金融”服务持续提升。落实“普惠金融”、“阳光金融”,全区“小微金融”户均贷款规模保持在50万元左右,百姓获得金融的便利性大大提高,到2020年末,所辖街道乡镇至少有一个以上银行网点,同时助农取款代理点亦覆盖所有行政村,万人拥有ATM机数量超过5台。民间融资规范有序发展,初步构建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多元化对接渠道。

——地方金融机构逐步壮大。积极引导推进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资源整合,做强地方品牌金融机构;积极推进“金融集聚平台”建设,积极培育金融中介机构,提升区域金融集聚功能。

——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建立有效的金融稳定监测和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服务和信用保障体系。

——“小微金改”核心区基本形成。围绕国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展各类服务创新工作,创建台州小微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示范区。

四、发展任务

按照“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椒江区金融产业要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积极培育新金融业态、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加快创建金融集聚平台。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两圈、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实现椒江区金融服务全覆盖。老城区金融圈:围绕十字马路、金三角、轮渡路商圈打造总部金融服务中心、小微金融改革椒江创新服务中心、椒江征信服务中心,建设直接融资大楼。商贸核心区金融圈:以椒江农村合作银行大楼为中心,发展打造以金融总部和新金融业态为主的金融集聚圈。多节点:以辖区现有的11家金融网点为基础,发展区域金融服务中心。

(二)创建金融集聚平台

1.创建总部金融服务中心

利用现有区位优势,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承接、引进各类银行金融机构或保险、信托、融资租赁等区域性非银金融总部入驻金融集聚平台。

2.创建直接融资服务中心

依托上市企业及产业优势,做强直接融资产业,创建直接融资服务中心,集聚各类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公司等。引导和鼓励辖区内上市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创建各类产业基金与资本管理公司,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3.创建小微金融服务中心

围绕小微金融,引进专营小微金融的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入驻金融集聚平台。加强与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与合作,不断完善区内的公共信息采集工作;争取在椒江区内设立分中心,为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小贷公司、民资中心等非银行金融企业及其它中介机构提供共享信息平台服务。

由政府发起成立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中心。整合商业银行、担保机构融资中介和高校的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及财务辅导。辅导中心采用分类辅导和个案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服务内容包括:帮助企业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制度,改善贷款条件;帮助企业制订合理的投资和融资计划,选择相匹配的融资额度与融资方式;帮助企业了解和运用相关的融资政策和融资产品;推荐企业到相应的融资机构融资。

4.创建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外引和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评级公司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适时成立金融中介服务业协会,加强对行业的自律和指导,提高本地金融中介服务业的水平;以协会为媒介,甄选引荐区外优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区内企业服务。

构建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为两翼的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商业银行创新联合增信模式,进行小规模封闭式的互助性担保群建设;规范发展现有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充分利用台州市信保基金的同时加强椒江区中小企业担保建设;建立健全再担保公司。

(三)打造产业金融新高地

1.大力发展股权融资

做好拟上市企业培育和指导,围绕医化、专用设备、光电子和家电等主导产业,以及金融业、商贸业等特色服务业,按照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条件,筛选并编制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名单,进行动态跟踪和定向指导。

加强拟上市企业服务工作,重点协调解决企业上市(挂牌)过程中遇到的税收、土地、权证等相关工作。重点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辅导拟上市(挂牌)企业熟悉各类优惠政策,实质性降低企业规范运作成本。

2.积极拓展债券融资

从产业集群视角,寻求债券融资对接口。重点关注集聚程度高的产业,引导质地相当企业,抱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降低产业风险。从产业链视角,探索债券融资突破口。重点关注产业链长、辖区配套率高的优势产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合配套企业,联合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增强产业竞争力。

3.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对接产业基金

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以资本为纽带,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的路径。鼓励辖区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区外上市公司收购椒江企业,争取组建科创型产业引导投资基金。

培育风险投资公司,以上市公司大股东为龙头,通过定向培育,发展本土创投公司,满足创新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引进风险投资机构。积极鼓励省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在椒江设立分支或合作机构。

(四)积极培育新金融业态

1.创新发展保理业务

创新产业链金融,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综合性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实施“1+N”战略,围绕龙头企业,为供应商提供应收款融资服务,提高产业链资金供应能力。

拓展农业金融,支持金融机构拓展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金融服务合作,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链和园区融资模式,助推农业产业化、“美丽乡村”和农业精品园区建设。

做深商圈金融,以核心街区、专业市场的经营户为对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宽抵质押方式和担保品种,在商铺承租、商品进货、物流、支付结算等环节提供匹配的金融服务。

2.积极发展融资租赁

引进融资租赁公司,鼓励企业运用融资租赁模式来更新设备,减少现金流压力,降低经营风险。引导设备制造企业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扩大产品销售能力。发展设备租赁公司,引导民间资本创建设备租赁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计时租赁先进设备的服务,提高制造业整体装备水平。借助融资租赁平台,扩大服务能力。

3.积极培育众筹平台

创建本土众筹平台,鼓励社会资本组建股权众筹平台,为椒江科技型创业企业提供股权直接融资的机会。主动对接成熟平台,通过与国内外成熟众筹平台对接,提高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椒江项目与国内外资本对接空间和机会。

4.加快金融互联网进程

创新金融互联网产品,鼓励金融机构探索O2O业务模式,突破传统金融业务在时间、空间、服务手段等制约,在信贷、结算、理财、咨询等业务上推进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

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积极开发互联网技术,大幅降低金融服务过程中的沟通成本、交易成本和物理成本,发挥“低成本”优势。

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探索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精准化服务,提高金融机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加强互联网共性技术开发,提高防范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能力。

(五)深入推进普惠金融

1.优化完善服务网点

从合作、共享视角,合理布局核心城区金融服务网点,积极推进“社区银行”建设,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效率和水平。结合集聚区建设进程以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有序建设金融服务网点,提高新区金融服务能力。强化海岛、边远农村金融服务能力。重点结合大陈岛旅游开发进程,适时建设金融服务网点机构。

2.创新服务渠道

加强传统金融产品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结合,探索汇兑、信贷、支付、担保等功能实现“互联网+”,提高为全区居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邮政网点、供销网点、便利店等公共服务机构建立合作,提供金融服务,拓展基础服务网络。

(六)规范发展民间金融

1.创新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找准发展目标,立足于地缘优势,重点发展块状经济小贷,做好自然人和微型企业的融资业务。充分挖掘大股东的产业优势,做好产业链融资服务。探索融资方式,成立小贷基金,鼓励小额贷款公司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资本金不足、融资杠杆低的难题。

健全风险控制,完善组织结构建设,严格贷款审批流程,提高放贷技术水平,加强贷后管理,控制经营风险。加强服务与监管,协调解决台州市金融信息服务共享平台使用问题,加强小贷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质量。加强业务指导,严格按照“小额、分散”原则,规范小额贷款公司业务。

2.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服务中心

优化客户结构,围绕龙头企业供应商,开展供应链企业融资服务。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动态调整客户结构。提升运营能力,立足于“有限自营业务的附随义务担保”定位,严格把控好经营风险。通过扩大经营规模,降低运营成本,逐步降低融资成本。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同业拆借等融资途径,扩大服务客户能力。

3.强化民间借贷风险管理

建立民间信贷信息服务平台,提高负面信息共享能力,遏制多头恶意融资行为,降低民间融资系统性风险。加强民间资金供求管理,以市场运营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开展民间借贷风险教育。逐步建立民间融资成本引导机制,切实降低民间融资成本。加强民间融资风险监控,建立民间融资风险预警系统,防范恶意逃废债行为,提高区域金融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为提高区域资金配置效率,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资金、资源保障。

(一)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椒江区金融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各部门对金融发展工作的沟通协调。建立椒江金融业发展的智库,指导椒江区金融创新工作、承担椒江重大金融发展项目,制定椒江小微金融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定位和战略举措。深化与国际金融界的合作,提升椒江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体制机制

从发展视角,鼓励民资管理中心、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模式。民资管理中心要聚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围绕价值创造,打造非银小微金融特色服务。小额贷款公司要充分挖掘大股东的资源优势,围绕社区,锁定特定客户群体,做活业务。积极引进区外有实力的投融资企业,以股债权投融资的理念服务小微企业。做好椒江区农合行改制工作,组建椒江区农商行,建立健全治理结构。

(三)增强人才保障

把金融业高级人才列入紧缺人才引进目录,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引进金融业人才,加强产业金融的研究。争取与高校合作,在椒江区内设立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利用高校资源培养金融人才,增强椒江金融业的人才保障力。

(四)加强政策保障

加大金融集聚平台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项目招标功能植入、低成本租赁、政策性补贴等组合方式,为平台建设提供低成本的运营场所,同时要从政策上保障金融房产落地。研究融资性担保公司政策变化,加大对融资性担保公司政策性投入力度。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配套奖励力度,营造服务小微企业良好氛围。

抄送:

市发改委,市金融办,区府办。

台州市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2017年1月5日印发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