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 资质(小额贷款公司资质要求)

添财网 11-30 8:02 275次浏览

现在市场上很多融资租赁公司都把售后回租业务作为汽车抵押贷款业务,对用户不讲真话,导致后来的纠纷”,售后回租利率高于汽车贷款利率,在贷后管理上有一定优势。

根据相关监管办法,金融租赁公司不得从事发放贷款或委托贷款业务。不过,在暗访中发现,目前仍有融资租赁公司的加盟商声称能够进行汽车贷款。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大多数用户不知道融资租赁和汽车抵押贷款的区别,有些管理不规范。为了方便解释,公司的一线销售人员会告诉客户,他们办理的是汽车抵押贷款。其实,在业务初期,车贷业务对客户的吸引力更大,而在业务后期,售后回租更有利于资产管理。

一位业内管理人士表示,即使销售人员在推荐产品时将售后回租混淆为汽车贷款,消费者也很难取证。”采用加盟商模式的融资租赁公司取证难度较大,因为销售人员隶属于加盟商,但其表述并不规范。”

真假车抵押

在其中一位投诉人展示的合同中,我们看到了融资租赁合同的字样。合同上还写明,收入是租赁车辆的转让价格,租赁期限是36期,每月还款是租金。不过,投诉人告诉:他们一开始就想办理汽车贷款,但销售人员声称他们也办理了汽车贷款。签合同时,他们只告诉他在哪里按指纹,没有仔细看合同内容。”即使我读了,我也不明白融资租赁和贷款的区别。”

投诉人的情况并非独一无二。在投诉中,大多数投诉人声称他们在处理贷款。在秘密采访中,一位加盟商明确表示这是贷款。当询问融资租赁公司能否办理贷款时,加盟商表示,部分业务是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部分业务是自营,但他们做的是贷款。”融资租赁不仅有汽车业务,还有其他业务。你不知道具体的区别,也不需要知道太多。只要知道你能处理贷款。”

以往售后租回业务大多以汽车贷款的形式开展业务,这是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部分销售人员之所以告诉客户办理贷款,是因为“解释起来很麻烦。有些客户听说要租车时会犹豫,所以通常会说两者没有区别。”。

然而,售后回租和汽车按揭真的没有区别吗?

汽车抵押贷款是以借款人或第三方的汽车或自购汽车为抵押物,从金融机构或汽车消费贷款公司获得的贷款。汽车贷款的主体必须是金融机构,正规的经营机构一般是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有牌照的金融机构。汽车贷款是一项贷款业务。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客户还本付息。双方的业务往来以货币为主。

小额贷款公司 资质(小额贷款公司资质要求)-添财网

融资租赁公司不属于金融企业,因此不具备做汽车贷款业务的资质,只能做售后回租业务。售后回租是一种融资租赁业务,包括车辆购置和租赁两种法律关系。融资租赁公司向客户支付车辆购置价款,客户向融资租赁公司支付租金。双方的业务往来以车辆为基础,资金分别为车辆购置款和车辆租金。

汽车抵押和售后回租有本质的区别。在经营初期,汽车贷款业务对客户的吸引力更大;在经营后期,售后回租更有利于资产管理。很多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售业绩,用各种各样的字眼骗取客户的信任,让客户以为自己是通过汽车贷款买车的,其实他们签订的是一份售后回租合同。

事实上,由于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成本高,售后回租利率普遍高于汽车贷款利率。此外,金融租赁公司服务的客户大多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服务的二级客户,因此承担的风险较高,利率相对较高。

在售后管理方面,售后回租也有很大的优势。一旦逾期,如果原来的贷款是汽车抵押,那么贷款公司就不能收车,只能申请法院判决。如果以后处置汽车的资金超过了汽车本身的价值,也会退还给客户。如办理原售后回租,融资租赁公司有权收取该车,后期处置该车的款项也归融资租赁公司所有。

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各地暴力收车标准不同,一些融资租赁公司为了避免纠纷放弃主动收车。尽管如此,售后回租业务在资产处置方面仍具有很大的优势。

小额贷款公司 资质(小额贷款公司资质要求)-添财网

用户很难恢复

然而,售后回租和假车贷款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根据广东省财政厅近日下发的《关于规范金融租赁公司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通知》,金融租赁公司不得以车辆售后回租等形式变相开展个人抵押贷款业务,不得在业务宣传中使用“以租代购”、“汽车信贷”、“汽车贷款”、“汽车贷款”等语义模糊或不属于融资租赁行业的词语,“经营范围”不得向客户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或变相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同时,《通知》还规定,融资租赁公司在签订合同前,应当主动向承租人说明融资租赁业务模式,提示重大利益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全面、准确地告知承租人,准确、真实地说明融资租赁资金结算前后车辆权属情况、租赁期内需支付资金的构成及支付时间、预付款办理流程、逾期手续费及支付时间等有关事项,并与第三方合作,服务内容及相关收费标准等;合同内容应通过录音录像、书面确认等双方认可的形式进行确认,合同等相关资料应及时妥善移交给承租人。

虽然法律法规要求向消费者明确说明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但客户即使事先没有说明,也很难获得证据。

业内管理层出示合同后表示,“合同和流程都比较正规,很少被判断为名义租金和实际贷款。可能销售人员真的不懂,或者是为了业务量而不懂,也有一些不完全规范的解释,但很难认定是名义租金和合同中的真实贷款。”

管理层认为,主要采取加盟商模式,只要对关键问题节点和流程节点进行规范,确保不承担法律责任。至于如何与客户沟通,是双方的问题。毕竟,加盟商的能力和道德参差不齐。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也是重蹈覆辙。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