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缩价跌(价跌量缩价跌量增)
简介
量缩价跌是量价关系的常态,代表股价与量能的方向同步,买进力道减弱且人气涣散,做多者暂时不宜介入,最好是等待下跌趋势被改变之后再做考虑。如果在低位满足区出现凹洞量或支撑量这些特殊的量能行为,并紧接着出现盘底形态,才可以考虑逢低介入布局。
假设量缩价跌过程中,K线是留有较长的上影线或是以长黑实体收低,不论股价的原趋势是上升还是下跌,都代表近期的行情难以乐观看好,但如果是留有较长的下影线收盘或是日落红棒,之后股价又能涨过前几日长黑棒线的高点,意味着行情可望止跌回升。
分类
一般量缩价跌的走势,通常会发生在谷底时期、多头主升段、空头初跌段、空头主跌段与空头末跌段等五种行情结构中。
(1)谷底时期:当股价处于中期空头趋势,21日移动平均线仍然持续下滑,通常会呈现量能跟随股价萎缩的情形。等到成交量不再创新低并维持三日以上,再出现量增价涨走势时,股价就进入谷底时期,此时股价反弹触及前波颈线或末跌段高点理应压回,在回调过程中,也会出现量缩价跌走势,这也是谷底时期的特殊现象。
(2)多头主升段:暗示股价上涨遭逢压力区,短线呈现拉回的走势,当量价关系止稳后,只要出现量增走势股价将会持续上涨。
(3)空头初跌段:代表多方承接力道减弱,属于跌势的开始。反弹注意量价背离或是呈现大量不涨的迹象。
(4)空头主跌段:代表股价将持续下跌,为探底杀多的走势。正常而言,长期多头的中期回调走势中,股价与量能的走势几乎呈现同步的状态,当量能出现极度萎缩,且21日均量亦呈现走平,如果股价又不再下跌创新低,就可以说卖压减轻,未来将会进入反弹的周期。
(5)空头末跌段:当股价下跌走势已多,经过测量已经有满足的可能,且近期跌幅或是与均线的乖离已经缩小,而成交量同步萎缩到低点时,暗示股价底部已近。此时虽然仍属于买盘裹足不前,但也同时有持股者开始有惜售迹象,因此行情可望于近期进入谷底期。
对股价的影响
原则上有下列几点:
(1)股价原先下跌已多,但近期跌幅已经减少,而成交量也已萎缩至低点水准时。因此虽仍为买盘不前,但可解释为持股多头已有惜售现象,因此行情可望于近期中出现反弹或做底回升。
(2)股价原先上涨已多,刚从高档滑落,但成交量只是小量减少,这是追价买盘退缩的现象。假如日内股价能够迅速再往上涨升创高,则后市仍可看好;但若近日内股价仍继续盘软,持股多头则应特别注意。
(3)股价原先上涨已多,刚从高档滑落,但成交量与股价跌幅配合减少时,可暂时以回档来做分析。
(4)股价原先上涨已多,刚从高档滑落,但成交量却迅速减少很多,而在数日内的成交量亦未增加时,这是市场资金不足,或是主力已经撤退的现象,后市可能转为盘局或转为盘跌向下,做多应该注意。
(5)股价不论原先上升或下跌,如果价跌量缩,并留有较长上影线收盘时,代表近期的行情仍难乐观看好,这种现象尤其以出现在跌停板收盘时最为明显。但若留有较长的下影线收盘,次日股价以能涨过前一日的最高点收盘的话,意味着行情可望止跌回升。
实战技巧
(1)谷底时期:当股价处于中期空头趋势,21日移动平均线仍然持续下滑,通常会呈现量能跟随股价萎缩的情形。等到成交量不再创新低并维持三日以上,再出现量增价涨走势时,股价就进入谷底时期,此时股价反弹触及前波颈线或末跌段高点理应压回,在回调过程中,也会出现量缩价跌走势,这也是谷底时期的特殊现象。
(2)多头主升段:暗示股价上涨遭逢压力区,短线呈现拉回的走势,当量价关系止稳后,只要出现量增走势股价将会持续上涨。
(3)空头初跌段:代表多方承接力道减弱,属于跌势的开始。反弹注意量价背离或是呈现大量不涨的迹象。
(4)空头主跌段:代表股价将持续下跌,为探底杀多的走势。正常而言,长期多头的中期回调走势中,股价与量能的走势几乎呈现同步的状态,当量能出现极度萎缩,且21日均量亦呈现走平,如果股价又不再下跌创新低,就可以说卖压减轻,未来将会进入反弹的周期。
(5)空头末跌段:当股价下跌走势已多,经过测量已经有满足的可能,且近期跌幅或是与均线的乖离已经缩小,而成交量同步萎缩到低点时,暗示股价底部已近。此时虽然仍属于买盘裹足不前,但也同时有持股者开始有惜售迹象,因此行情可望于近期进入谷底期。
案例
量缩价跌有很多种不完全相同的形态,在实战中可以灵活分析,也可以就取最简单的量缩价跌形态,即连续2日缩量,并且价跌(由三量三K组成)。复杂一点的量缩价跌一样是买入点,只要是涨势明确,就可以放心买入。因为涨势上的缩量价跌往往是阴线且往往是在某条均线上,也可以用“线上阴线买”来理解“量缩价跌”买入法。
在跌势出现量缩价跌,往往是主力已出或被套,股票正在自由下跌,不应该急着介入,应该出局观望,特别是要等待放量长阴的出来,在之后才考虑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