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注册条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
小额贷款行业水平如何?
下一步如何发展?
一文带你读懂
赣州小额贷款行业发展趋势
赣州的小额贷款行业发展水平如何?下一步将如何发展?4月13日,赣州市召开全市小额贷款行业工作座谈会,来自各县(市、区)金融办分管负责同志、各小额贷款公司主要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听取我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解读,把脉我市小额贷款行业发展现状,商讨下一步发展举措。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额贷款行业发展卓有成效
会议透露,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政策扶持下,我市小额贷款行业发展卓有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小额贷款公司已成为地方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力量。截至2022年2月末,全省共有140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197.5亿元,我市共有13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22.1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9.29%和11.19%。赣州小额贷款机构数量和注册资本金规模均列全省第三。
小额贷款公司已成为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压力的重要力量。截至2022年2月末,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17.23亿元,我市开展试点以来,全市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展业94.23万笔、金额197.84亿元。
小额贷款公司已成为拓宽民间投资渠道的重要力量。小额贷款公司的蓬勃发展为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拓宽了通道,推动民间借贷活动由“地下”转为“地上”,民间资本由“体外循环”纳入“体内循环”,既有效盘活了社会闲散资金,也堵塞了地下钱庄、抑制了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维护了经济金融安全稳定。
未来发展环境总体有利
与会人员认为,当前,我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机遇大于挑战,挑战应对得好可以化危为机。未来有利发展环境主要表现在:
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日益健全。银保监会于2020年出台《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小额贷款行业亟需明确的部分经营规则和监管规则作出规定,有利于遏制监管套利,促进规范监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今年3月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出台《江西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监管层级、准入要求、退出机制等内容,进一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地方金融组织定位。
结构性调控政策机遇。随着我国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中央明确了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在总体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下,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小额贷款公司凭借贴近基层、贴近县域、贴近农村的优势,采用“滴灌”和“喷灌”的形式,既符合中央调控基调,又实实在在满足了“三农”、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普惠金融发展机遇。随着发展普惠金融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包括小额贷款公司等在内的具有普惠意义的小微金融,将在制度上得到正名、政策上得到松绑、发展环境上得到优化。2020年9月8日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市获批成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我市小额贷款行业对普惠金融改革发展的有益补充作用越发明显。
小额贷款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会议透露,未来,我市将从监管和机构发展两方面同步发力,大力推动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快速健康发展。
监管方面,一是继续扶持做大做强。鼓励管理规范、盈利能力强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兼并、收购、重组等市场化方式持续提升资本实力,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业务覆盖范围,力争实现业务乡镇全覆盖。二是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将继续推动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有效解决展业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持续强化日常监管。市政府金融办于3月份出台了《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分类监管评级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行业风险排查工作的通知》,通过分类监管评级、风险排查等手段加强对辖内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大政策扶持,优化管理与服务,促进小额贷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完善进入退出机制。持续加强对股东资质的审核等管理制度,综合评价小额贷款公司规范、持续经营水平,严格分类监管评级,对达不到监管要求且整改不力的依法予以退出。
机构发展方面,要求全市小额贷款公司一是找准市场定位,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市场定位,推出适应行业特性、符合服务对象要求的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做精做专小额信贷核心业务。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的对接,主动寻求合作,多渠道扩大融资规模。三是依法合规经营,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触高线,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合规经营,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小贷行业正名。四是强化内部管控,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提升自身经营水平,切实防范行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