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股票交易规则(注册制股票交易规则)
·
假期头条导读
1.中国证监会: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发布实施
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此次发布的制度规则共165部,其中证监会发布的制度规则57部,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等发布的配套制度规则108部。内容涵盖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保荐承销、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各个方面。
小信解读:注册制把更多决定权交给了市场和投资者,是成熟度更高的上市制度。市场角度,未来会出现更多的涨指数而不涨个股的局面,同时,新股申购也将出现较大的变化。个人投资者参与指数化投资或将是跑赢大多人的策略,ETF将更加受众,A股的投机性将逐步减弱,资金将进一步向优势龙头企业集中。
>>> 点击这里查看资讯详情
2.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发布 5月16日起施行
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自2023年5月16日起施行。重要货币市场基金是指因基金资产规模较大或投资者人数较多、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金融产品关联性较强,如发生重大风险,可能对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货币市场基金。满足规模大于2000亿元或者投资者数量大于5000万个等条件的货币市场基金,应纳入评估范围。证监会对参评产品予以评估,确定最终名单并予以公示。重要货币市场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5%;投资于具有基金托管人资格的同一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工具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不得超过15%;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90天;投资组合的杠杆比例不得超过110%。
小信解读:新规对重要货币市场基金各项运作指标做出更为严格审慎的规定。本次《暂行规定》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明确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定义及评估条件、标准、程序,有效识别重要货币市场基金;二是明确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特别监管要求,增强基金管理人及产品抗风险能力;三是明确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
“巨无霸”的货币基金迎来强监管,措施的出台强化了主体的职责,明确了处置机制,给予市场机构重要的指引,这样使管理人及相关主体在巨大的市场诱惑下会衡量相关成本,不至于盲目冒进,相关规定对市场的平稳运行和产品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对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点击这里查看资讯详情
3.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将于2月20日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推进市场改革创新,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增强市场活力韧性,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于2023年2月20日正式启动股票做市交易业务。
小信解读:做市商制度的引入,将有助于增强北交所市场流动性,缩小买卖价差,有效提高二级市场交易效率,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做市商将发挥专业定价能力,促进股票价格与企业内在价值相匹配,平滑股价的大幅波动,有利于市场稳定性的提升,为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点击这里查看资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