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吗(牛市来临的三大征兆)
题图摄于深圳-合肥航班 2019年7月
本文共:3790字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每当市场行情走好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在问我:是不是中国股市的牛市真的已经来了?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要大胆去进行投资,用大笔的资金进行投入呢?
有很多朋友听我一直在推荐定投,于是开始尝试做定投。
但是因为一开始投入的资金并不多——而且我也一直推荐大家更多地去选用指数基金来进行定投,所以看上去好像收益也不如某些主题类的主动管理型基金赚的那么多……
因此大家都有很多的疑问。第一个问题:是不是中国股市的牛市就要来了?或者说已经来了?第二个问题:在牛市来了的这样的背景之下,定投到底还有没有意义?是不是做一次性投资来得更好一些?那么今天就跟大家把这两个问题做个回应和梳理。
那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中国的股市是不是牛市已经来了?
在过去的这两年,我在全国的各种客户活动和渠道内部进行相关的演讲,应该说讲了不下100场。在这100场活动中间,我一直都在强调一个观点:中国股市在很多时候是否能有牛市,最大的原因,或者说最大的推动力在于ZF需要资本市场在整个经济中间去发挥怎样的作用。
这是决定中国市场到底会往什么方向走的一个根本的决定因素。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这些年,中国社会里面最突出的一个跟投资相关的现象,就是房价涨得非常的快。
应该说过去的这10多年,中国的房子是所有资产类别中间增速最快的一类资产。那中国的房子之所以涨价这么快,其实背后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货币,也就是M2广义货币的增速在过去的这些年达到了4倍,而中国的房价整体来看的话刚好上涨的幅度也是4倍,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房价在过去这些年的上涨,其根本原因是在于中国货币量的增长。
正常情况下,如果货币增量如此巨大,会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商品价格都会往上涨。
因此在过往这些年,大家发现在某些时候只要政府开始压制房价,就有可能就会出现生活必需品的炒作跟上涨。比如曾经出现过的“姜你军”、 “蒜你狠”等等段子都说明了这些问题。
而对于中国的社会来讲,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讲,每天的吃喝这一些必要的开销,如果涨价过快,势必一定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房地产市场就成为了容纳超发货币的一个最好的蓄水池。因此房子的涨价在过往的这10多年,是整个社会最明显的一个现象。
那随着房价的上涨,另外一个情况是中国的实体经济越来越难赚钱了。这也就意味着开厂办企业的这些老板发现做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因为我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有很多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经济在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赋税成本确实还是比较高,因此很多老板发现投企业赚不到钱。
那怎么办?
房价既然涨得这么厉害,于是就一定会出现一种现象:企业老板把自己的企业关掉不办了,把这些钱拿着也去炒房子。
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实体经济越来越空心化,全民一起开始炒房。于是房价越发涨得厉害,最后就形成了房产泡沫。
同时,国内外资产价差也会变大。也就意味着国外的房子没有这么大的涨幅,但是国内的房子涨得特别的厉害,这个时候很多有多套房产的有钱人肯定愿意做一个事情,就是把国内已经上涨的房子给卖掉,把钱换成美元,直接拿到海外去进行资产投资。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你会发现如果房价再继续上涨,到最后实体经济就越发会空心化。
如果一个国家到最后所有的人都只记得炒房这一件事情,那么到最后这个国家的经济一定会崩掉的。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ZF不断地在说“房住不炒”的原因。大家可以看到,哪怕在疫情影响之下,ZF也没有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松口。
HK的前车之鉴在此,我国未来一定不能够再靠房地产来刺激经济了。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未来很有可能房地产不会再像过去的10多年那样暴涨了,未来房子不会再是一个最佳的投资选项了。
那把房地产限制住之后,ZF想做什么?肯定是想要把实体经济拉起来。
因为只有实体经济起来了才能解决就业的问题,而只有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整个社会才能稳定,很多的改革政策和经济转型的调整才能够顺利推行下去。
所以之前中央一直提“六稳”, 而“六稳”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稳就业”。今年疫情之后,中央提出了“六保”,而“六保”中排第一的也是“保居民就业”。
要保就业就必须要发展实体经济,而要发展实体经济,其实就要帮实体经济解决不赚钱的难题。
那实体经济为什么不赚钱呢?为什么现在在国内办企业赚钱好像很难呢?
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产能过剩的原因,所以必须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要进行产业的相关升级。因此ZF在前两年提出了2025计划,大力扶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当然这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战发生的一个很深层次的原因。美国对华为等我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也源于此。
另外一方面,企业之所以不赚钱,是因为税负成本太高。所以ZF早已经开始对企业实行减税降费的相关的政策,
第三个方面,企业不赚钱还有更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融资难。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想借钱很难,借钱的成本非常高。融资难、融资贵也是中国企业不赚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家看到ZF先是推行了经济领域的改革,进行了产业的结构调整,另外一方面已经落地实行减税降费的政策,
在2018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有一句话:资本市场在我国的金融运行当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史无前例的给了资本市场一个最高的定位。
资本市场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中国企业融资无外乎就是靠直接融资跟间接融资两个渠道。
而在我国,企业融资70%都是靠间接融资,也就是银行贷款。但我们都知道,广大的小微企业、初创企业要去获得银行贷款真的是不容易的。
因为银行从风险的角度考虑,肯定愿意把钱借给有风险小的大企业,而真正缺钱的民营企业因为本身经营的风险很高,所以银行从风险的角度来说并不是太愿意给他们发放贷款的。因此天然就形成了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而且因为我国的经济也在调整结构,我们正在从制造业强国向创新强国过渡。大量的创新企业,都是轻资产的,天生就不匹配需要大量质押资产的银行贷款间接融资模式。
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央才会提出来说一定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就是直接融资。
资本市场指的就是两个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所以,如果现在我国要拉实体经济,要让实体经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激活中国的资本市场,而激活中国的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就是要激活中国的股市,因为只有股市真正的火起来了,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参与到市场中间来进行投资, 实体经济才能够从股市中间以最好的价格筹到最多的资金来支持自身的发展。
所以,在这种考量之下,为了降低实体企业上市的难度,注册制改革落地。
注册制推出之后可以有效降低实体企业上市的难度,并且主管部门通过科创板的设立、创业板注册制的试点,来鼓励企业跟投资人向高科技行业更多的进行投入,来引导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
房价上涨的趋势被ZF严格限制住,而为了给实体经济更好的融资,ZF又要激活资本市场。此消彼长之后,未来大部分投资房地产的钱就有可能会回到资本市场。
而在资本市场中间,只要有赚钱效应,尤其是市场一旦开始走强,就会形成一个正面的叠加效应。比如过去这几周市场情绪已经空前高涨。
所以中国资本市场的将来一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我们的A股,在市场基础制度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大概率会迎来一波健康而长期的牛市。
牛市是否现在已经开始了?从长期来看,也许早就已经开始了。
但是短期市场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测,就算是牛市,也不是天天上涨,跳空上涨的。前几周的暴涨,已经不是健康的市场形态了,出现回调也是正常的现象。
第二个问题:定投还有意义吗?
我之前在跟大家讲定投的时候特别强调:永远都不要去进行主动择时。因为短期市场的风险依然是非常大的。
疫情还在反复之中;外部的国际环境压力依然在不断增大;国内货币宽松背景之下,各路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或者在金融体系空转,实体经济虽在复苏却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以上这些短期的干扰性信号非常之多,所以在短期之内市场的波动风险还是非常大的。
牛市一定会来,但是短期之内的风险不容忽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该如何投资呢?
如果你认同我前面所说的逻辑,那么就意味现在进行投资布局肯定是值得的。现在大胆去进行投资应该说是绝对正确的一件事情。
但是因为短期之内的风险又相对而言比较大,因此还是通过分批进行布局投入吧。定投真的是非常适合普通投资者的一种投资方式。
最近很多人问我以下这些问题:老师,你这几天大跌有加仓吗?老师,市场连着涨了4天了,我要不要把预着定投的钱一次性买进入啊?老师,我账面已经盈利40%了,要不要止盈啊?如果止盈,万一后面接着涨怎么办?……
对于这些朋友,我建议可以在我的音频节目中,听听我昨天上传的吐槽韭菜们的最新一集节目。
我作为在基金行业已经十年的从业人员,投资基金的方式依然是定投,而我定投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指数基金。
原因就是我不想额外再去操那么多的心,我只想好好地拿到属于我自己的那个稳定的投资回报,所以我也一直严格执行止盈的投资纪律。
我知道我不可能拿到市场上面最高的收益,我也没有想过自己要赚得越多越好,因为投资仅仅只是我生活很小的一个部分而已。
除了投资,我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我从来不愿意让市场的波动去影响我生活的其他方方面面。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这一系列的节目和文章中,不断地跟大家重复一句话——
只有简单的事情才是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
投资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千万不要让投资成为了生活的负担。